
朗读
鹿藤政发〔2007〕25号
关于印发《藤桥镇2007年防汛抗台预案》的通 知
各村民委员会,有关单位,镇机关各科室: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防汛抗台工作,建立可操作性防汛抗台应急反应机制,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带来的影响,保障我镇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现将《藤桥镇2007年防汛抗台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六月六日
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党政办公室 2007年6月6日印发
藤桥镇2007年防汛抗台预案
一、概 况
藤桥镇地处鹿城区西部半山区,瓯江支流戍浦江两岸,东邻上戍乡、南接瓯海泽雅、北依岙底乡,距温州市区15公里,是鹿城区西片中心重镇。全镇面积42.3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2006年农村住户7036户、2.39万人,外来人口2万余人。镇区内有海拔在400米以上高山6座,200米以上2座,100米以上2座。镇政府所在地坐落在南岸村平原,地面高程为黄海基准5.8米。近年来,藤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鹿城区服装生产重要基地,产品80%销往国外,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25亿元。
二、重点隐患地段及避险措施
藤桥镇除石垟、陈良村在高山上及林山、新村高地型外,其余地段防洪能力都在5年以下。台风暴雨带来戍浦江玉林溪流域洪水灾害是我镇主要隐患。戍浦江从西南大潭起贯穿我镇并跟上游集雨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的玉林溪在我镇樟村汇集,每遇台风瀑雨及瓯江大潮顶托,我镇汪洋一片洪涝成灾。近年来,我镇受洪水灾害影响较大,有1987年第7号、12号台风,受淹面积达11000亩;1994年17号台风,我镇受瓯江潮水顶托,山洪漫淹时间长达65小时;1996年8号台风,藤桥连降三天瀑雨,雨量达400多毫米,超二十年一遇洪涝灾害,大潭、樟村700米防洪堤坝毁于一旦;特别是1999年“9·4”特大洪灾,山洪瀑发,山体滑坡,民房厂房倒塌,桥梁、道路冲毁,全镇经济损失达2亿元。洪水灾害给我镇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在我镇雅漾、石垟建成小(二)、(三)型水库各1座,控制集雨面积1.63平方公里,总库容11万立方米,均因控制集雨面积太小,致防洪能力仍然很低。近年来戍浦江淤积严重,河床变浅,河面变窄,造成泄洪不畅,外垟挡潮闸虽已建成,也仅仅是减轻瓯江潮水威胁。因我镇处于泽雅镇下游上戍乡上游,如遇十年以上洪潮水位时,上有泽雅水库泻洪,下有瓯江潮水顶托,我镇就面临流域洪水的严重威胁。
目前,我镇存在的隐患点主要有以下几处:
(一)南雅水库。该水库2005年被浙江省列为千库保案计划,现今正在施工中。根据施工实施计划,工程在6月底完工,但考虑到上年5月16日主汛期提前到来,我镇要求施工队制订在汛期施工的防汛措施,编写防汛预案,配齐防汛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准备编织袋1000个,用于防止上游削坡产生滑坡,编织布1300平方米用于土工膜填土防止暴雨把粘土夯填层带走,坝身预埋Φ300口径的涵管,确保平时排水畅通,尽量做到施工期间空库操作,配备水泵治水四轮二辆控机二台,如出现溢泄洪不能达到要求,把原溢洪道堰顶拆除。
(二)樟村防洪坝。部分老坝冲刷严重。避险方案:1、专人管理。对未改建的旧堤坝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隐患。2、在河床冲刷严重部位进行抛石保护。
(三)桥上村地质灾害点。山体有开裂现象,在遇上台风暴雨袭击或大量雨水倾流而下时,易造成山体滑坡。避险方案:1、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将人员和财物撤离至安全地带。2、进行移民安置。
(四)樟村低洼地带。遇特大暴雨袭击时,玉林溪洪水滚滚而下,由于樟村段戍浦江河道弯曲狭窄,泄洪困难。避险方案:1、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将人员和财物撤离至安全地带。2、对河道进行清障疏浚,部分河道截弯取直改向。3、争取资金改造路亭桥和公路桥。
(五)大潭村戍浦江防洪堤。由于历年台风及洪水影响,部分堤坝塌陷。避险方案:1、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将人员和财物撤离至安全地带。2、及时修复防洪堤坝。
(六)油岙村、山根村、金马村、埭马村低洼地带。由于村间河道淤积、泄洪不畅造成。预防方案:1、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将人员和财物撤离至安全地带。2、对河道进行清障疏浚。
此外,山根、油岙、陈良、林山、大塘、上埠头、雅漾、潮济等村地质灾害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防汛抗台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