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浙经信信息〔2013〕559号
各市、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级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实施推广应用现代化生产制造方式,决定在全省开展企业机器设备联网(“机联网”)工程建设。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应用物联网、自动化、云计算、现代通信等技术,对企业制造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动力、空调、照明、仓储等辅助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并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协同,形成连续生产、联网管理、集中管控、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智能制造模式,以推进“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机联网”是实现“机器换人”的重要形式,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我省制造业快速发展,企业机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但企业机器设备管理水平落后,一线劳动用工缺口持续扩大,加快机器设备联网成为企业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实施“机联网”工程,推进企业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从“一人负责一机”向“一人负责多机”,甚至“一人负责一个车间”、“无人车间”方向发展,大幅减少生产一线尤其是脏活、累活、污染岗位、危险岗位的劳动用工。要清醒认识当前推进“机联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统筹协调,勇于创新,务实推进,提升全省生产制造机器设备联网水平,努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取得新的成效。
二、总体要求与建设目标
(一)总体要求
围绕干好,全面推进;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支撑,以重点行业为主体,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引导企业开展机器设备联网改造,形成现代化智能制造模式,加强智能制造联网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督查、考核、评价为手段,建立健全推进企业机器设备联网的长效机制,提高标准化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建设目标
今后三年,全省“机联网”示范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数控机床、行业专用设备、大型机器设备、工厂配套设施等联网率达到40%以上,与管理系统集成率50%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比2012年下降25%以上,40%以上的脏活、累活、污染岗位、危险岗位实现“机器换人”,产品平均生产周期缩短20%以上,产品平均综合成本降低10%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等品率明显提高。“机联网”技术创新取得积极成果,培育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模式成熟的信息服务与实施咨询机构,标准体系与安全保障得到同步加强。
三、提升“机联网”实施水平
实施“机联网”工程,要注重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注重实际成效,重视技术创新,同步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综合企业现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长远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制造设备联网;处理好企业信息化局部与全局、单项应用与多业务集成应用的关系,结合管理提升活动,逐步建立微型物联网工厂,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集成与协同;统筹考虑地区尤其是属地工业园区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企业“机联网”与园区网络、城市网络的应用衔接。
(二)推进机器联网。重点推进数控机床、行业专用设备、大型机器设备、工厂辅助设备等的数字化改造和联网管理,建立覆盖数据采集、设备监控、运维诊断、流程优化、节能环保和安全监控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企业专用物联网络。大力推广应用CAM(计算机辅助制造)、MES(制造执行系统)、FMS(计算机柔性制造)、自动控制等成熟制造技术,积极支持工业机器人、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信息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实现重点行业生产装备和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三)加强系统集成。加强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和机器设备网络的互联互通集成能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等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鼓励建设和应用企业专有云平台,推广应用“云计算”及“云制造”,创新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研发应用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企业级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构建管理控制一体化的信息系统,鼓励建立形成“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专用网络”的微型物联网工厂,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加强装备电子(软件)技术研发与引进,建设一批装备电子(软件)产业基地,围绕应用和产业急需,加强智能化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智能终端、专有云平台、与业务结合的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数据传输接口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引导促进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建立“机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机联网”应用服务外包,培育新兴业态。扶持“机联网”技术支撑以及第三方咨询、培训和服务机构发展,推进“机联网”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五)提升标准化水平。鼓励制定“机联网”相关标准,包括设备数据接口、传输协议、数据交换、存储格式标准,以及云计算、服务外包等应用标准,构建“机联网”标准体系。建立“机联网”接口标准库,将国内外主流生产装备数据接口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标准纳入标准库。创新标准化工作模式,鼓励与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合作,承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相关标准的研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按照《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工信部协[2011]451号)要求,落实控制系统网络与公共网的连接管理等要求,做好涉及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机联网”工程的安全测评、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保障工作,做好网络边界、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桌面终端信息安全状态的监测预警和加固防护,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机联网”安全体系架构。加强对“机联网”数据安全技术的研究,强化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安全检测和认证。
四、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经信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jingxinti/2021/0524/7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