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丽水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丽水市人民政府
|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7〕31号)精神,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省里下达我市的“十三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强度”)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省委“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碳生产力为导向,加快建设低碳能源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保护提升碳汇能力,深化低碳试点示范等措施,为践行“两山”理论和打造“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建设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和全域大花园打好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林木蓄积量超过9000万立方米,碳汇能力进一步加强。统计核算、温室气体清单、企业碳排放报告、县(市、区)年度碳强度下降目标考核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低碳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加快建立低碳能源体系
(一)优化化石能源利用。
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76.4万吨内。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加大高污染燃料锅(窑)炉的淘汰改造,有序实施现有热电机组清洁化改造。积极推进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发展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杭丽热电二期扩建、松阳产业集聚区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快实施管输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和城市天然气设施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气管网和储配供应设施,形成完善、稳定、安全的天然气输配系统。加快实施“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加大天然气在居民消费领域、工业领域和交通领域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力度,到2020年,全市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400公里左右,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6%左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到2020年全市屋顶分布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以上,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以保护流域水生态为前提,适度推进水电开发。对效益低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水生态环境等老旧水电站,因地制宜实施整治、技改或扩容提升。加快实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青田水利枢纽工程、庆元兰溪桥水库扩建工程等重大水电开发(改造)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1万千瓦。引导龙泉、松阳等生物质发电企业建立合适的原料收集体系,提高原料保障程度和发电效率。到2020年,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万千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国土局、国网丽水供电公司,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深化能源节约工作。
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监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严禁落后工艺技术和高能耗项目进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实施电能替代,提高企业电气化水平。继续挖掘工业节能潜力,以钢铁、热电、合成革等高能耗行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能源监督管理,探索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5.5%。(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建设<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一)积极培育九大百亿产业。
重点培育发展具有丽水特色的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经济、绿色能源、健康产业、文化创意、生态精品农业等九大百亿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推进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丽水海创园、大学生创业园和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深化莲都—义乌、龙泉—萧山、松阳—余姚、遂昌—诸暨等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合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旅委、市农业局)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保健、健康服务、养生养老等大健康产业,加快建设华东药养植物园、丽水医养康疗中心等医养产业项目。突出“文化+”,大力发展历史经典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宝剑青瓷、石雕、木玩等三大百亿文化产业。加快推进青田—平湖、缙云—富阳、庆元—嘉善、景宁—温岭、云和—北仑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提升一批休闲旅游景区。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5%。(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旅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文广出版局)
(三)深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全面整治提升造纸、印染、化工、制革四大行业,重点开展合成革、不锈钢行业的治水、治气、治污工作。加快已有制造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突出技术创新,抓好机械设备、汽摩配、金属制品、阀门制造四大产业集群的高端化、智能化,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抓好不锈钢和合成革产业生态化改造,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环保材料产业。抓好绿色农林产品、鞋革羽绒服装、化工医药产业的品牌提升和创建,主打生态品牌优势。(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
(四)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坚持减缓与适应协同,有效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建成“丽水山耕”绿色有机农林产品基地。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推进畜禽排泄物治理利用,因地制宜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2020年,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环保局)
四、积极培养低碳生活方式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深化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完善并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市区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5%以上,其中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以上。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完善重点建筑能耗监测体系。到十三五末,累计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5万平方米,累计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完成面积为18万平方米。鼓励有条件的既有建筑在节能改造时也要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重达到10%。(责任单位:市建设<规划>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lishuishi/2021/0603/24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