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16日
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战略,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坚持体育先行理念,提升桐乡体育综合竞争力,增强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浙江省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指导意见(2016-2020年)》(浙体健〔2016〕2号)、《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开展2020年“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评估工作的通知》(浙体群〔2020〕98号)、《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桐乡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桐政发〔2017〕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的总目标总任务,加快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
二、工作目标
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使全民健身在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便民体育设施、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常态化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质测试网点全覆盖,基本建成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一)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遵循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原则,形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化格局,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1平方米以上。各镇(街道)均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广场、体育主题公园),所有社区(行政村)建有基本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形成城乡“15分钟健身圈”。各类公共体育设施无障碍条件明显改善,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100%。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免费开放。
(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形成门类丰富、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育社会组织的覆盖面和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每万人体育类社会组织(经主管部门登记和镇(街道)备案)达到2个,实现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体育组织网络向基层延伸,村级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点覆盖社区(行政村),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各类基层体育队伍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
(三)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积极开展群众喜爱、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传统特色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与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制度化、社会化,推进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群众足球运动的开展,鼓励社会多元主体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健身社会化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28.5%以上(不含学生),城乡居民(不校学生)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四)科学健身指导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国民体质、公民体质监测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体质测定和运动能力评估,提供个性化健身服务指导,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科学锻炼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保持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人以上,体育骨干的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到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志愿者服务活动普遍开展。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持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场地设施完善的格局。严格落实国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合理布局体育场地设施,落实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中心、邻里中心建设,做好“两河一湖”绿道贯通工程、沿河绿道建设工作。实施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25个、建成百姓健身房15个,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拆装式游泳池1个、笼式足球场1个,新建或改建社会足球场(11人制)2个。持续做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推动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到2020年底,新增体育场地普查面积3%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以上,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
(二)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水平,努力实现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持续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积极发挥体育总会作为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群众基础广泛、规模较大的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分支机构,实现市级“1+15”、镇(街道)“1+5”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布局。实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工程,优化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和土壤,加强规范引导和服务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社会体育组织,新建体育社会组织和各类体育俱乐部10个以上。推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成为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3A”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达到40%以上。
(三)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水平,努力实现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持续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供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形成群众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推动体育健身进村(社区)、进公园、进文化礼堂,促进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社区居民、职工、农民、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升。大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通过全民健身展示、群众体育活动等形式,不断完善全民运动会机制。依托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提升全民健身的社会化水平,带动基层体育特色团队发展,增强全民健身活动辐射力和吸引度,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全面打造全市体育赛事品牌,着力做好全民健身运动会、小康体育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文化礼堂运动会等赛事的培育和发展,力争成为覆盖城乡、带动周边、辐射长三角的品牌体育赛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体育生活的参与度和满意率。
(四)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努力实现行政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及镇(街道)体质测试网点全覆盖。持续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全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和各类运动项目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继续强化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制度和激励制度,积极发挥基层队伍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的基层全民健身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服务体系,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发展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以健康为主题,结合宣传、卫生健康、文化、教育、民政、残联、旅游等相关工作,广泛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科学素养。深化全民健身公益大培训、科学健身大讲堂等形式,推广科学健身理念和方法,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弘扬健康新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必须的个人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的契机,建立“互联网+体育”融合发展平台,加强生态体育建设,促进体育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使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地区软实力方面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形成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0年5月-6月)
1.成立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的创建工作。
2.制定《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确定责任单位。
(二)实施阶段(2020年7月-9月)
1.召开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动员部署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任务。
2.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依照目标任务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健身指导水平,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进行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扩大影响力。
(三)验收阶段(2020年10月)
积极整理好台账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将“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迎接考核验收。
(四)总结阶段(2020年10月-11月)
全面对照“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要求,对标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进行创建经验总结,做好再提升、再落实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职责分工,进行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明确责任。开发区、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要把“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抓好贯彻落实,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与目标,特别是要将创建工作与今年省、嘉兴市两级体育民生实事工作相结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营造氛围。开发区、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全面抓好创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在线上、线下的各种宣传手段,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共享,提高全市人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四)强化督查。积极落实“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督查工作机制,随机对开发区、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督促,定期开展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创建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并列入年度体育工作考核。
附件:1.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领
导小组名单
2.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责
任分解表
3.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评估指
标责任分解表
附件1
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
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徐剑东
副组长:陈凌锋、李新荣
成 员:市政府办、宣传部、机关工委、发改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统计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桐城委(桐城集团)、传媒中心、残联、开发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桐乡市“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责任分解表
序号 | 单位 | 工作职责 | 具体要求 |
1 | 市政府办 | 1.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 | 提供: |
2 | 总工会 | 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机关、企事业职工单项竞赛活动,有台帐。 | 提供:2019-2020 年文件通知、秩序册、成绩册、照片、视频等材料。 |
3 | 发改局 | 1.全民健身列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提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
4 | 教育局 | 1.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各类学校体育竞赛。 | 提供: |
5 | 民政局 | 1.做好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登记、年检、年审、评估工作。 | 提供: |
6 | 财政局 | 1.体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增长。 | 提供: |
7 | 建设局 | 1.建有符合《健身步道配置要求》的步道。 | 提供: |
8 | 统计局 | 1.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统计。 | 提供: |
9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jiaxingshi/tongxiangsh/2021/0602/178818.html 推荐文章热门文章常见问题站点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