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发区(高桥街道)、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
为不断巩固提升我市农村环境,现将《桐乡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长效分档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桐乡市财政局
2020年9月29日
桐乡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长效分档管理
实施办法
为持续深化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巩固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嘉兴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以农村环境全域秀美为目标,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工作要求,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全面提升乡村品质,为高标准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二、实施对象
全市153个有自然村落的行政村。
三、分档标准
按照桐乡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分档标准,将全市各行政村分为典范村、达标村、治理村三档。
(一)典范村
1.房前屋后:庭院精致美丽,客厅整洁美观,无随意晾晒衣物,房前屋后无“三乱”,无赤膊墙(具有乡土味道的石墙、土墙除外)、无断墙残壁(景观墙除外、法定需保护的历史遗迹除外)、无违章搭建、墙面无乱张贴、杆线无乱拉乱接;菜园、花园、果园种植整齐、美观,各类围栏、各类棚架实用美观,无广告布缠绕,季节性枯枝蔓藤及时清理。
2.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覆盖,分类桶摆放规范、无破损、无明显脏污;农户源头分类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垃圾日产日清,无跑冒滴漏、混装混运、随意焚烧、随意堆放现象。
3.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洗涤污水、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三水”应接尽接;村域范围内农家乐、家宴中心等实现污水治理;建立运维管理长效机制,运维保持良好。
4.村庄道路:路面干净整洁,无路面破损及大面积坑洼、积水、油污等现象;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可视范围内卫生环境洁净有序,无明显违法建筑、无成堆垃圾、杂物、建筑材料堆放。
5.村庄河道:河道水面洁净,无垃圾及漂浮物、无废弃船只、无围网养殖、无地笼网;水生植物有效控制,不随意蔓延,枯萎水生植物及时清理;岸坡整洁,无排污口,河道两侧无鸡鸭养殖棚。
6.农村公厕:公共厕所干净整洁,做到有水有电有镜有规章制度,定期消毒,无臭无积,污水有效处理;无旱厕、露天粪坑。
7.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规范管理,车辆停放有序。
8.绿化管护:村域内主要道路绿化率达100%;绿化养护人员、措施、资金三落实,乔灌木保存率90%以上,草坪平整无杂草。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及公共绿地内无死株、缺株及毁绿种菜现象,树形整齐优美,景观效果好,无闲置裸露土地。
9.田园风貌:田间地头无各类生活、生产和建筑垃圾堆放点,无有碍观瞻的广告布、横幅等覆盖物;无秸秆焚烧,无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随意丢弃现象;设施大棚、生产管理用房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无人员居住等现象。
10.公共设施:村内分类垃圾亭、路灯、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管护良好,无污损、临时开放、长期闲置等现象。村庄内标识标志设置规范、美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11.重要节点:美丽乡村重要节点环境优美、绿化丰富;农房风貌统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其中,新建农房为重点管控对象,施工现场管理到位,无脏乱现象;各类景观小品养护良好,无破损、荒废等现象。
(二)达标村
1.房前屋后:房前屋后无“三乱”,无赤膊墙(具有乡土味道的石墙、土墙除外),无断墙残壁(景观墙除外、法定需保护的历史遗迹除外),无违章搭建、墙面无乱张贴、杆线无乱拉乱接;菜园、花园、果园种植整齐,各类围栏、各类棚架无广告布缠绕,季节性枯枝蔓藤及时清理;实现洁化、序化、美化。
2.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覆盖,分类桶摆放规范、无破损、无明显脏污;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投放准确,无跑冒滴漏、混装混运、随意焚烧、随意堆放、零星散落现象。
3.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无管网破损外溢、污水直排及设施运维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4.村庄道路:路面平整整洁,无路面破损及大面积坑洼、积水、油污等现象;道路两侧无成堆垃圾、杂物、建筑材料堆放。
5.村庄河道:河道水面洁净,无垃圾及漂浮物、无废弃船只、无围网养殖、无地笼网;岸坡整洁,无排污口,河道两侧无鸡鸭养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