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桐乡市先进制造业重构和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18日
桐乡市先进制造业重构和重点产业链提升
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六稳”“六保”及经济双循环决策部署,结合桐乡市当前产业基础及发展情况,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先进制造业重构和重点产业链提升,全力实施“1388”产业链提升工程,即围绕构建1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以打造“千亿基础链、百亿特色链、新兴未来链”3大领域为发展方向,以构建“前沿材料、时尚产业、智能汽车、冠军企业、高端装备、智能计算、智慧安防、工业互联网”等8大产业链为重点,通过紧抓“精准招商、项目推进、存量更新、双链畅通、品牌铸造、科技创新、‘双高’引育、数字赋能”等8项重点行动,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整体规模稳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推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5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
2.产业生态加快完善——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八大标志性产业链,形成“233” 现代制造业体系。做强“基础链”,全力打造前沿材料、时尚产业2条千亿级优势产业链;做精“特色链”,加快建设智能汽车、冠军企业、高端装备3条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做优“未来链”,突破发展智能计算、智慧安防、工业互联网3条未来产业链。
3.龙头标杆持续巩固——力争到2025年,行业领军企业队伍不断扩大,推动全市新增重点产业链规上企业300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00家,10亿元企业10家,确保百亿级企业数量持续领跑嘉兴。
二、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围绕强链、优链、补链、延链、建链、谋链,分类推动产业重构和基础再造。
(一)以强链、优链为主线,全力打造千亿“基础链”
1.前沿材料。按照国际标准、世界水平的要求,围绕以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为重点的能源材料、以高性能玻璃纤维、半导体基材为重点的信息材料和以先进化纤新材料为重点的特色功能性材料等三大领域,加快发展现代先进前沿材料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前沿材料科技创新研发高地、全国前沿材料智能制造集聚区及全球前沿材料领军型企业培育高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开发区前沿材料产业生态园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前沿材料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2.时尚产业。结合传统制造产业基础、区域特色及优势,以数字时尚为切入点,统筹线上线下资源,从重点提升创意设计、培育制造品牌,拓展市场渠道等促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由制造向智造、数量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 逐步建成业态集聚、产业链协同、结构优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内知名时尚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濮院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时尚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二)以补链、延链为主线,加快构建百亿 “特色链”
3.智能汽车。大力推动以整车、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的汽车汽配产业发展,通过本地培育及精准招商,加快建设一个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为重点,集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车用电子与配饰、车路协同为一体的全汽车产业生态区。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开发区、乌镇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全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4.冠军企业。重点依托我市巨石、华友、易锋机械、晶通塑胶、京马电机等“冠军企业”影响力,加强企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拓展与引进,竭力引进培育一批“冠军企业”上下游关联项目,逐步推动我市以“冠军企业”为主体的“冠军”产业集群形成和壮大。力争到2025年,逐步形成以巨石、华友等冠军企业为核心的完整生态集群,“冠军企业”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5.高端装备。结合桐乡已有产业规模,以绿色、智能、高效为目标,积极引进数控车床、工业机器人及特色智能装备,加快发展绿色智能物流装备和绿色环保装备,着力提升桐乡智造和绿色装备产业规模和质量,构建先进特色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开发区、崇福为核心的产业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三)以建链、谋链为主线,突破发展新兴“未来链”
6.智能计算。按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一带一路’,建成浙江(长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的要求,以超算中心为驱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芯片设计、服务器整机制造等产业落地。重点围绕海光芯片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芯片企业及芯片设计、适配、封测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国产X86服务器整机制造基地。推动国产芯片在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方面的应用创新,打造国家级信创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乌镇为核心,辐射全域的世界一流智能计算产业基地,智能计算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7.智慧安防。重点依托全球安防领军企业宇视科技的带动效应,以智慧安防产业园为载体,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电子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视频监控设备、消费电子五大主要方向,打造全球知名的智慧安防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智慧安防产业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8.工业互联网。利用国家新基建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等有利契机,在积极引进省内外优秀互联网平台企业落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联盟作用,大力培育和提升CIO队伍,以新凤鸣-五疆科技、桐昆-恒云智联等为重点,加快推动创建一批可输出的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形成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服务企业。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本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实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实施精准招商专项行动,编制产业链招商路线图。将精准招商作为推进产业重构的关键手段,统筹优化提升全市三大平台招商力量,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领域、薄弱领域和欠缺领域,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重点对象,分类制定招商策略,着力构建“绕链培训、依链制图、驻链招商、按图索企”,全力引进、落地一批对我市产业链构建起关键作用的旗舰型、互补型和配套型企业。同时,充分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吸引投资机构、上市公司、优秀人才、优秀项目等各种要素集聚,补齐关键核心产业链短板,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成功率。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育一批产业链专业招商能手,引进重点产业链总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个,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或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
(二)实施项目服务管理提升行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聚焦八大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项目为纲、实干为先”理念,按照“谋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大重点产业链项目支持与服务力度,加快推动项目落户、开工、建设及投产。力争到2025年,累计实施500项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链工业项目,工业投资达到500亿元。(责任单位:发改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政务数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