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正文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乡市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6-02 桐乡市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桐乡市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30日


桐乡市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

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9〕64号)、《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嘉政办发〔2020〕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未来社区和美丽城镇等建设,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多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坚持以家庭养育婴幼儿为主,强化家庭对婴幼儿养育的主体责任,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

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加强部门协作,统筹各领域资源,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将婴幼儿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确保婴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部门联动,综合监管。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属地监管”的原则,建立部门协同、镇(街道)实施的联动管理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合力。构建照护服务管理网络,落实日常检查,全面规范照护服务市场。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有所提高,服务能力有所提升,广大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建成2个普惠性的婴幼儿照护机构。新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新增托位数达到省、嘉兴市考核指标要求。建立市、镇二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到2025年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基本健全,城乡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幼儿园托班设置率、婴幼儿照护服务率逐年提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广大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至少建成1个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机构。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8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

1.全面落实《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产假、护理假等政策,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免费提供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鼓励用人单位设置母婴室、延长哺乳时间、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积极措施,为婴幼儿家庭养育创造便利条件。

2.建立由卫健、教育、妇联、工会等多部门合作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网络,通过孕妇学校、亲子活动、家长课堂、入户指导、推进母子健康手册等方式,并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普惠可及的育儿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

3.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婴幼儿家庭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等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婴幼儿父母,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其提供育儿指导和照护服务。

(二)加大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

1.利用社区用房,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多方力量在社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或服务点。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进驻社区开展服务工作。在未来社区建设中,实现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

2.各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标准和规范,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参照新建居住区标准逐步配置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3.在推进老旧居住小区设施改造过程中,做好公共活动区域的设施和部位改造,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及医护、教育、文化、养老、体育等设施共建共享。在农村村级阵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

4.落实好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生活类价格政策。对提供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提供房产、土地用于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按规定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不动产登记费等;用于提供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三)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多元化发展。

1.发挥教育部门主管的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招收2-3岁婴幼儿。鼓励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在不影响现有等级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增加托班资源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新建幼儿园时,按有关标准设置适当比例的2-3岁婴幼儿托班。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到社区开设婴幼儿托班服务点。

2.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根据机构自身条件以及婴幼儿家庭的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家庭多样化的照护需求。鼓励职工适龄子女较多的用人单位,积极挖掘现有资源,在工作单位等场所单独或联合举办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本单位职工子女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婴幼儿照护服务所发生的费用,符合职工福利费支出的,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其中属于提供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3.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符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依托城企合作,建立土地、场所、人才培养和落实财税优惠等全方位政策支持清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增加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供给。

(四)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育婴、保育、保健及托幼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培训各类婴幼儿照护人才。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局会同卫生健康局、人力社保局制定。

2.将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纳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保障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3.大力开展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保育员、育婴员等有关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努力提高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加强从业人员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

4.鼓励幼教人员到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执业,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作为幼教人员基层服务定点单位,尽可能打通职称晋升通道;通过聘请育婴师和教育、卫生健康等机构有经验的退休人员,充实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支持儿童保健人员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指导服务,探索建立保育、幼教、儿童保健人员融合发展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

(五)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设置。

1.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是指经有关部门登记,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即时托、临时托的托育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申请登记时,经营范围需明确托育服务内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申请登记的名称中可包含“托育”字样。

2.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应当有自有场地或租赁期不少于3年的租赁场地;新建、改建、扩建的机构应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和国家相关抗震、消防标准、电气安全的规定。

3.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应有与举办规模、服务功能相适应的建筑面积,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规定设置婴幼儿生活等用房(用餐区、睡眠区、游戏区、盥洗区、储物区等),配备符合规范的报警监控设备。

4.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室内装修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设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室外活动场地或光照充足的阳光房。

5.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参照国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建立各项食品安全和卫生保健制度,配足配齐保健员、保育员、保安人员等。

(六)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登记备案流程。

1.编办、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要求,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注册登记工作,并在经营范围内注明托育服务。举办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举办人应当向机构所在地机构编制部门或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举办营利性照护服务机构的,举办人应当向机构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jiaxingshi/tongxiangsh/2021/0602/17860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