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关于加快桐乡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24日
关于加快桐乡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时尚产业的战略和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我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时尚产业新高地,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3年,通过打造“产业协同融合地、品牌制造集聚地、市场转型标杆地、数字时尚新高地、秀场潮流汇聚地、产城融合示范地”等“六地”,将桐乡建成以濮院镇为核心,梧桐街道、屠甸镇、崇福镇、洲泉镇、大麻镇协同发展,业态集聚、产业链协同、结构优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世界级具有辐射力和示范性的“全国时尚名城”。
(一)产业协同融合地。以产业链为主线,大中小企业联动、上下游协作互补、打造贯通、左右侧协同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推进价值链中设计、品牌、贸易、市场、零售、展示等各环节有机融合,构建以原料、纺织、染整、制衣、家纺和销售一体化协同发展时尚产业链。到2023年,建成全产业链千亿的时尚产业集群。
(二)品牌制造集聚地。构建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制造商”品牌共同发展的框架体系,围绕“濮院毛衫”“大麻家纺”等区域品牌的基础和特点,培育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研发设计能力强、生产能力领先的时尚产业“制造商”品牌。到2023年,新培育30个行业领先的“制造商”品牌。
(三)市场转型标杆地。以提升与拓展为要务,从专业化、智慧化、品牌化、国际化等方向入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自身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与实践,深化完善传统专业市场平台功能。到2023年,建设成全品类、全渠道、一站式的国际大型专业市场综合体。
(四)数字时尚新高地。加快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化工厂、数字工厂、智能仓储等建设,运用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市场等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使“濮院指数”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风向标,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时尚话语权。
(五)秀场潮流汇聚地。夯实时尚发展平台,开展各类时尚设计大赛、时尚展会和发布活动,重点围绕“濮院时尚周”,构建优势企业、重点产品、自主品牌、优秀设计师的集中发布展示和推介平台,打造成国内知名时尚平台。到2023年,举办区域性高端时尚活动不少于50场。
(六)产城融合示范地。以纺织、服装等时尚产业为主导,融合商业综合体、城市休闲、教育医疗、人才居住等设施,协调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功能,推进时尚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到2023年,高品质打造成以时尚产业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商业+社区+休闲五位一体的核心功能产城融合示范地。
二、政策措施
(一)提高创意设计能力。加强与国际和邻近时尚产业发达城市交流合作,引入优质创新设计资源落户桐乡,推动与国际知名时尚企业联合设计、发布产品。在创意设计资源集聚度高的领域,培育建设一批时尚产业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对获得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的,给予一次性最高1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科技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保护原创知识产权。建立健全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分析、预警和应对机制,严厉打击对时尚品牌、创意设计涉及的商标权、专利权、版权等的侵权行为,切实加强对时尚企业与设计师的原创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边界协同执法制度。对时尚企业或设计师工作室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授权超过50件、100件、200件的,分别给予限额3万元、6万元、12万元的奖励。对时尚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符合知识产权专项奖励资金申报条件的给予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三)培育“制造商”品牌。制定时尚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品牌建设能力,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和市级品牌发展梯队。培育一批新品牌,支持小微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创新设计提升”等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提升项目,创建自主制造品牌。引进一批好品牌,围绕时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重要领域开展招大引强,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一批强品牌,重点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打造市场认可“制造商”品牌,对拥有自己研发设计团队,有生产能力,并且与国内外知名品牌有合作的时尚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给予最高200万的奖励。(责任单位:经信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
(四)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继续巩固和提升在全国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地位。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支持企业抱团积极参与国内外知名时尚展会,展示“濮院毛衫”“大麻家纺”等行业区域特色品牌。推动纺织服装等产业聚集区质量再提升、品牌再升级,提高区域品牌国际影响力和幅射力,推动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经信局、商务局)
(五)打造未来时尚社区。结合产城融合发展,支持科学推进旧厂房改造,园区有机更新,引入时尚设计、生产、面辅料供应、销售以及网红直播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形成“楼上智造工厂,楼下展贸中心”的布局,实现线上快速反应、线下稳定配合的“快速供应链”。搭建时尚街区、直播基地、时尚秀场等平台,导入旗舰店、品牌店、直营店、美食店、咖啡屋等业态,配套金融、人才公寓、物流仓储等服务,吸引电商客户和零售消费者,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时尚社区。(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