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
近几年,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从政策机制、经费投入、榜样激励、浓厚氛围等方面强力引领教育发展。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人围绕“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教育发展目标,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全县教育事业呈现稳定向上、优质发展态势。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1.机制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站在战略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制,乡镇部门责任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教育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开始启动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经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2018年6月份顺利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顺利通过浙江省中等职业改革示范校复评,淳安县育才学校通过浙江省三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14个乡镇和54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县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创建。
2.资源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方面,千岛湖南景幼儿园、千岛湖玉兰幼儿园和新城幼儿园二期在2018年秋季已投入使用,千岛湖城区公办园在园率大大提升,千岛湖镇中心幼儿园前期工程已启动。义务教育方面,青溪小学迁建工程、千岛湖镇第七小学建设工程、千岛湖镇南山学校初中扩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千岛湖镇第八小学、淳安培智学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3.设施不断更新。从2013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1200万教育装备经费。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县学校的装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完成了偏远学校网络改造,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设备、教师电脑更新,学生课桌椅、床柜更换,淳中、淳二中、威坪中学报告厅设备改造等项目。
(二)坚持统筹推进,教育发展整体进位
1.学前教育规范发展。近几年,我县学前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县形成了每个乡镇建有一所中心幼儿园、若干个分园和教学点的学前教育新格局。2018学年,新增2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共有幼儿园4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7所,民办幼儿园13所。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98.8 %,在全省加快发展县中排名第一。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已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2所,覆盖率98.11%,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中同组排名第一。根据“资源共享、业务指导、捆绑考核、共同发展”的原则,按自然地理区域,全县共组建了3个初中联盟和9个小学联盟,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由县城到农村的“反哺式”流动,加快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进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高中教育优质发展。2018年高考一段上线率再创新高。全县共有2096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段上线657人,同比上线增加36人,上线率31.35%。其中文化类503人,体艺类154人。其中淳安中学637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段上线436人,上线率达68.45 %。其中文化类上线428人,体艺类8人。2位学生位列全省100名内,在杭州地区同类学校中排名前列。1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4位同学被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录取,近百人进入985、211高校就读。
(三)聚焦内涵发展,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1.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编印《淳安县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手册》,组织学生在暑期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开展活动。编印《学习·感恩·奋进——中小学生感恩总书记德育读本》和《中小学生日常礼仪》绘画本,下发全县中小学生。努力推进下姜周边各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及全县中小学开展“感恩总书记·奋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2.提升综合素养。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比赛,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培养学生体艺特长和综合素养。浙江省教育厅10月份公布了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情况,我县总成绩合格率为96.18%,在全省93个生源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连续四年合格率排名进入全省前十名的生源县(市、区)。
(四)立足修德强能,师资素养不断提高
1.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党建引领,开展了以“展示新形象·领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在教师节隆重表彰各类先进教师,通过榜样事迹宣传、优秀教师演讲等途径宣传先进典型。开展了“弘扬徐遂精神,拥抱高铁时代”全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演讲比赛,增强师德意识,树立师表形象。
2.县管校聘改革。8月份,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共涉及60所学校,3389名中小学教师,跨校交流教师158名,跨校竞聘上岗教师5名,组织调剂上岗2名,提醒谈话教师83名,30所中小学调整了编制。我们“县管校聘”改革经验以专报形式在杭州政务和浙江政务上先后刊登。成岳冲副省长、陈红英副市长对我县的“县管校聘”改革分别给予了肯定批示:“淳安县管校聘改革的探索,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值得总结和推广。”
3.强化教师提能。积极推进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和青年教师精进培训。全县教师共有3000多人次参加了全县幼儿园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大赛、全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深入推进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活动。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通过紧密型合作办学、教育协作、设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柔性引进特级教师、名师、专家30余名。姜家镇小副校长章荣华被评为第十二批浙江省特级教师。
(五)坚持改革创新,教育原动力不断增强
1.引入专业托管。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了富文乡中心小学委托管理协议,打造乡村教育新模式。这一改革举措吸引了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浙江日报等众多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将富文乡中心小学称之为“中国最美乡村学校”。省教育厅主要领导批示:“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振兴。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课题。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探索之路值得总结、肯定和推广”。
2.教育基金助力。3月1日,淳安教育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助力淳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县第一家由社会资本捐赠成立的非公募性慈善基金会。截至目前,基金初始基金为1000万元,共计收益60余万,已分别捐赠给淳安中学、淳安二中、富文中心小学20万、4.26万、10万。
(六)落实教育惠民,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1.落实民生工程。校园维修改造一直是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近五年来,总共投资3.3亿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维修改造。其中2018年投资总额3000万元,共惠及17个乡镇4所幼儿园、23所中小学和7所县本级学校共44个项目,其中中小学39处、幼儿园5处,
2.落实教育资助。2018年秋季学期,全县各类教育资助共533.8万元,惠及6441人次。其中普高教育阶段,共资助71.85万元,惠及697人次;中职教育阶段,共资助371.37万元,惠及4018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86.11万元,惠及1673人次。学前教育阶段,减免保育费4.47万元,惠及53人。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02人,贷款金额90余万元。
3.整治培训机构。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全县28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整治。按照“规范一批、取缔一批”原则,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对“无证有照”但具备办证法定条件的培训机构,督促、引导举办者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办理《办学许可证》。校外培训机构共关停4家、新审批5家。
二、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淳安县教育现代化县创建、教育水平加速提升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工作难题,推进各项改革,力求教育事业向更高更好质量发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推进教育大党建
1.深化党建引领,打造“美好”教育。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和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理念,强化导向引领,全力构建教育大党建格局。全面落实美好教育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三融合”,即党建与德育工作融合、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学校改革发展融合,多形式探索实施“党建+教育质量、师德师风建设、德育”等融入式党建工作,全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促教育发展水平再创新高。
2.优化创新举措,打造“清廉”学校。落实两个责任,深化“阳光工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搭建示范平台,力求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清廉校园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深化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正面宣扬和反面警示双重手段,筑牢全体师生思想道德基础。
3.强化标杆作用,打造“最强”支部。局党委将组织开展“全域提升、全面提质”活动,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强化行业党建工作举措落实,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积极推进“最强党支部”创建,把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紧扣创建主线,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1.量化创建目标落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点职能目标,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完成青溪小学迁建、第七小学新建,加快推进第八小学、培智学校、千岛湖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千岛湖镇一小消防通道改造工程。不折不扣做好青溪小学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达到100%。认真抓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做好小学学后托管服务。深入开展“护校安园”活动。高质量完成县人大学前教育条例执法检查和教育现代化县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
2.深化城乡资源共享。针对山区学校分布分散,学校人数不足100人、班级人数不足10人的“小校微班”现象普遍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的客观实际,积极推进区域联盟建设,落实乡镇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提升,优化“六统一”农村小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盘活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打造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淳安样本。
3.强化发展水平监测。围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全面梳理、分析、研究监测相关指标数据,精准施策,积极应对,努力补齐短板,提升改善教育发展水平,为做好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三)围绕质量核心,力促教育水平新提升
1.深化“一盘棋”。持续推进“启航学前—助力小学—拉升初中—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高中教育段,继续强化淳安中学在全县学校中的龙头地位,加强领军学科和学科领军教师培养;优化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争创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段,不断完善区域教育联盟,加强集团核心学校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提升的创新研究。学前教育段,着力提升幼儿园队伍管理水平,落实规范办园各项要求,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2.追求“真善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化,探索“感化学生心灵”德育课程,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优育“高素养”。切实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开好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第五届科技节,开展全县小学生足球联赛,积极推进学生体能测试。深化组织第二课堂建设,出台淳安县小学生读书节实施方案,将小学生读书活动列入校长工程和学校业绩考核,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四)抓实队伍关键,锻造高素质育人团队
1.深化县管校聘。进一步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实现教师管理权限下放,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进一步均衡教师资源配置,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2.强化校长考核。建立校长队伍信息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年轻校长培养力度。实施校园长高端培训,争取为骨干校(园)长创设更多出国研修机会、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发挥“名校长工作室”作用,带动更多年轻校长快速成长,夯实淳安名校长梯队建设基础。建立关心关爱制度,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激励校长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3.优化教师配置。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感。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招聘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加油注力。继续深化教师精进培养工程,促进更多教师走向更高层次,不断壮大名优教师团队。完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机制,更好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综合考评各奖项设置,推进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落实。
近几年,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从政策机制、经费投入、榜样激励、浓厚氛围等方面强力引领教育发展。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人围绕“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教育发展目标,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全县教育事业呈现稳定向上、优质发展态势。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1.机制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站在战略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制,乡镇部门责任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教育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开始启动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经过各部门的通力配合,2018年6月份顺利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顺利通过浙江省中等职业改革示范校复评,淳安县育才学校通过浙江省三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14个乡镇和54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县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创建。
2.资源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方面,千岛湖南景幼儿园、千岛湖玉兰幼儿园和新城幼儿园二期在2018年秋季已投入使用,千岛湖城区公办园在园率大大提升,千岛湖镇中心幼儿园前期工程已启动。义务教育方面,青溪小学迁建工程、千岛湖镇第七小学建设工程、千岛湖镇南山学校初中扩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千岛湖镇第八小学、淳安培智学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3.设施不断更新。从2013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1200万教育装备经费。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县学校的装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完成了偏远学校网络改造,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设备、教师电脑更新,学生课桌椅、床柜更换,淳中、淳二中、威坪中学报告厅设备改造等项目。
(二)坚持统筹推进,教育发展整体进位
1.学前教育规范发展。近几年,我县学前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县形成了每个乡镇建有一所中心幼儿园、若干个分园和教学点的学前教育新格局。2018学年,新增2所公办幼儿园,全县共有幼儿园4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7所,民办幼儿园13所。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98.8 %,在全省加快发展县中排名第一。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已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2所,覆盖率98.11%,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中同组排名第一。根据“资源共享、业务指导、捆绑考核、共同发展”的原则,按自然地理区域,全县共组建了3个初中联盟和9个小学联盟,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由县城到农村的“反哺式”流动,加快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进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高中教育优质发展。2018年高考一段上线率再创新高。全县共有2096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段上线657人,同比上线增加36人,上线率31.35%。其中文化类503人,体艺类154人。其中淳安中学637名学生参加高考,一段上线436人,上线率达68.45 %。其中文化类上线428人,体艺类8人。2位学生位列全省100名内,在杭州地区同类学校中排名前列。1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4位同学被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录取,近百人进入985、211高校就读。
(三)聚焦内涵发展,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1.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编印《淳安县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手册》,组织学生在暑期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开展活动。编印《学习·感恩·奋进——中小学生感恩总书记德育读本》和《中小学生日常礼仪》绘画本,下发全县中小学生。努力推进下姜周边各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及全县中小学开展“感恩总书记·奋进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2.提升综合素养。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比赛,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培养学生体艺特长和综合素养。浙江省教育厅10月份公布了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情况,我县总成绩合格率为96.18%,在全省93个生源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连续四年合格率排名进入全省前十名的生源县(市、区)。
(四)立足修德强能,师资素养不断提高
1.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党建引领,开展了以“展示新形象·领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在教师节隆重表彰各类先进教师,通过榜样事迹宣传、优秀教师演讲等途径宣传先进典型。开展了“弘扬徐遂精神,拥抱高铁时代”全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演讲比赛,增强师德意识,树立师表形象。
2.县管校聘改革。8月份,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共涉及60所学校,3389名中小学教师,跨校交流教师158名,跨校竞聘上岗教师5名,组织调剂上岗2名,提醒谈话教师83名,30所中小学调整了编制。我们“县管校聘”改革经验以专报形式在杭州政务和浙江政务上先后刊登。成岳冲副省长、陈红英副市长对我县的“县管校聘”改革分别给予了肯定批示:“淳安县管校聘改革的探索,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值得总结和推广。”
3.强化教师提能。积极推进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和青年教师精进培训。全县教师共有3000多人次参加了全县幼儿园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大赛、全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深入推进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活动。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通过紧密型合作办学、教育协作、设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柔性引进特级教师、名师、专家30余名。姜家镇小副校长章荣华被评为第十二批浙江省特级教师。
(五)坚持改革创新,教育原动力不断增强
1.引入专业托管。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了富文乡中心小学委托管理协议,打造乡村教育新模式。这一改革举措吸引了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浙江日报等众多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将富文乡中心小学称之为“中国最美乡村学校”。省教育厅主要领导批示:“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振兴。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课题。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探索之路值得总结、肯定和推广”。
2.教育基金助力。3月1日,淳安教育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助力淳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县第一家由社会资本捐赠成立的非公募性慈善基金会。截至目前,基金初始基金为1000万元,共计收益60余万,已分别捐赠给淳安中学、淳安二中、富文中心小学20万、4.26万、10万。
(六)落实教育惠民,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1.落实民生工程。校园维修改造一直是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近五年来,总共投资3.3亿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维修改造。其中2018年投资总额3000万元,共惠及17个乡镇4所幼儿园、23所中小学和7所县本级学校共44个项目,其中中小学39处、幼儿园5处,
2.落实教育资助。2018年秋季学期,全县各类教育资助共533.8万元,惠及6441人次。其中普高教育阶段,共资助71.85万元,惠及697人次;中职教育阶段,共资助371.37万元,惠及4018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86.11万元,惠及1673人次。学前教育阶段,减免保育费4.47万元,惠及53人。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02人,贷款金额90余万元。
3.整治培训机构。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全县28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整治。按照“规范一批、取缔一批”原则,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对“无证有照”但具备办证法定条件的培训机构,督促、引导举办者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办理《办学许可证》。校外培训机构共关停4家、新审批5家。
二、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淳安县教育现代化县创建、教育水平加速提升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工作难题,推进各项改革,力求教育事业向更高更好质量发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推进教育大党建
1.深化党建引领,打造“美好”教育。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和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理念,强化导向引领,全力构建教育大党建格局。全面落实美好教育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三融合”,即党建与德育工作融合、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学校改革发展融合,多形式探索实施“党建+教育质量、师德师风建设、德育”等融入式党建工作,全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促教育发展水平再创新高。
2.优化创新举措,打造“清廉”学校。落实两个责任,深化“阳光工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搭建示范平台,力求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清廉校园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深化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正面宣扬和反面警示双重手段,筑牢全体师生思想道德基础。
3.强化标杆作用,打造“最强”支部。局党委将组织开展“全域提升、全面提质”活动,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强化行业党建工作举措落实,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积极推进“最强党支部”创建,把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紧扣创建主线,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1.量化创建目标落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点职能目标,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优化城区教育资源布局,完成青溪小学迁建、第七小学新建,加快推进第八小学、培智学校、千岛湖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千岛湖镇一小消防通道改造工程。不折不扣做好青溪小学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达到100%。认真抓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实,做好小学学后托管服务。深入开展“护校安园”活动。高质量完成县人大学前教育条例执法检查和教育现代化县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
2.深化城乡资源共享。针对山区学校分布分散,学校人数不足100人、班级人数不足10人的“小校微班”现象普遍存在,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明显的客观实际,积极推进区域联盟建设,落实乡镇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提升,优化“六统一”农村小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盘活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打造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淳安样本。
3.强化发展水平监测。围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全面梳理、分析、研究监测相关指标数据,精准施策,积极应对,努力补齐短板,提升改善教育发展水平,为做好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三)围绕质量核心,力促教育水平新提升
1.深化“一盘棋”。持续推进“启航学前—助力小学—拉升初中—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高中教育段,继续强化淳安中学在全县学校中的龙头地位,加强领军学科和学科领军教师培养;优化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争创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段,不断完善区域教育联盟,加强集团核心学校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提升的创新研究。学前教育段,着力提升幼儿园队伍管理水平,落实规范办园各项要求,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2.追求“真善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化,探索“感化学生心灵”德育课程,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优育“高素养”。切实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开好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第五届科技节,开展全县小学生足球联赛,积极推进学生体能测试。深化组织第二课堂建设,出台淳安县小学生读书节实施方案,将小学生读书活动列入校长工程和学校业绩考核,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四)抓实队伍关键,锻造高素质育人团队
1.深化县管校聘。进一步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实现教师管理权限下放,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进一步均衡教师资源配置,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2.强化校长考核。建立校长队伍信息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大年轻校长培养力度。实施校园长高端培训,争取为骨干校(园)长创设更多出国研修机会、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发挥“名校长工作室”作用,带动更多年轻校长快速成长,夯实淳安名校长梯队建设基础。建立关心关爱制度,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激励校长担当作为、争先创优。
3.优化教师配置。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感。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招聘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加油注力。继续深化教师精进培养工程,促进更多教师走向更高层次,不断壮大名优教师团队。完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机制,更好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综合考评各奖项设置,推进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