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嵊州市文化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嵊州市文化金融百花贷系列产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嵊州市百花贷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嵊州市百花贷风险补偿暂行办法》等有关我市文化金融改革工作政策文件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嵊州市文化金融改革实施方案
2.嵊州市文化金融百花贷系列产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嵊州市百花贷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4.嵊州市百花贷风险补偿暂行办法
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嵊州市文化金融改革实施方案
嵊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较多,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称,是全国第二大戏曲越剧的发源地,也是越乡文化的杰出代表。为积极配合绍兴市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水平,推动辖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特制定本配套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绍兴市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等文件,立足辖区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联动、金融参与”的原则,实施“五个一”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着力破解文化产业融资对接难、抵押担保难等问题,探索形成适合辖区特色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嵊州模式”。
二、工作目标
(一)加大扶持力度
根据《嵊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金融支持嵊州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投资计划等确定金融扶持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发展潜力好、艺术底蕴浓厚的文化及其延伸产业领域,力争到2025年,全市文化及其延伸产业融资余额超20亿元。
(二)拓展融资渠道
在继续发挥银行贷款等传统金融扶持作用的同时,增强资本市场服务文化产业功能,开拓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主导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领域投资,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银行信贷为主、直接融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融资网络。
(三)优化融资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积极推动金融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优化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力争到2025年实现辖区文化产业领域金融服务全覆盖。
三、主要计划
(一)搭建一个多元金融服务框架
1.提供差异银行服务。针对辖内各类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各银行应有效结合“一行一品”建设工作,根据自身业务特色,明确文化金融服务重点,通过设立专营支行、成立专门服务队、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1)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推动越剧小镇、领尚小镇、温泉养生小镇、飞翼农业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唐诗之路核心区域、艇湖城市公园、王羲之故居、崇仁古镇等景区建设。
(2)加大对文化产业集聚区金融支持。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贷款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对入园小微企业提供厂房按揭贷款等,给予流动资金支持。
(3)加大对文化传承领域金融支持。加强与越剧艺校、职教中心、民营艺术培训机构等金融对接,深化银校合作。同时加大对各类民间工艺大师、民营剧团、手工艺工作室、嵊州小吃经营主体、非遗基地、非遗传承人等的金融扶持,支持越剧、竹编、根雕、紫砂等传统文化做精做强。
(4)加大对各类农业文化金融支持。主动对接香榧、桃形李、茶叶和花木等农业品牌建设项目融资需求,助推农业和文化深入融合发展。
2.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加强培育与指导,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及发行专项债等方式获得直接融资支持。加大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和推广,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3.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主导作用,撬动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参与辖区文化产业投资。
(二)推动一番文化金融改革创新
1.创新信贷产品。要求各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找准文化金融服务定位,并根据不同文化团体、企业及个人融资需求特点,为其量身订制信贷产品,有效满足多样化主体的融资需求。对于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可按照重点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授信和准入。针对文化轻资产特性,积极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电影制作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业务,探索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现金流为保证的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
2.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各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简化信贷审批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二是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信贷人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及政策等方面的了解,有条件的银行可设立专职部门和专家服务队伍,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服务模式,优化各类文化旅游景点、艺术类院校和培训机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等区域金融服务环境。
3.创新改革方式。立意擦亮“越剧”金名片,尝试开展百花贷系列产品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文化金融改革进程。
(三)增设一项文化融资服务功能
进一步发挥嵊州市工业企业监测分析系统作用,通过在系统内标注文化企业、不定期推送文化企业投资项目信息及融资需求信息等方式搭建银企融资服务平台,突出系统文化金融服务功能,缓解银行与文化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构建一个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通过设立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专项融资担保服务等方式为文化产业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担保。各银行要加强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合作,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文化产业信用保险等业务,并将保险费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有效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不足。
(五)形成一套风险化解补偿机制
1.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引入专业评估机构提供文化资产评估服务。深化辖区文化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建立文化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及时开展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对各类文化金融风险事件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积极发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指导各银行加强对国内现有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应用,妥善处置各类潜在及已暴露信贷风险。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参照绍兴市做法,并借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成功经验,在文化金融改革试验期间,设立文化产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以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等形式分担文化金融风险,提升辖内各银行参与文化金融改革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形成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由市政府统筹协调、人民银行牵头、职能部门联动、银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设立嵊州市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文化金融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推动工作。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联动,增强文化金融服务合力。
(二)加强工作督导考核
将金融支持文化发展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体系,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成员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与考核,并及时通报考核情况,确保文化金融深层次融合。
(三)加大发动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的宣传,形成高度社会关注及良好舆论环境,同时,加大对各类参与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文化企业和个人利用金融资源能力。
附件2
嵊州市文化金融百花贷系列产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浙江省绍兴市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嵊州市文化金融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立足嵊州市传统越剧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出百花贷系列产品,切实解决越剧产业融资对接难、抵押担保难问题,助推越剧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设立“百花项目贷”、“百花创意贷”、“百花信用贷”、“百花卡”等百花贷系列产品(以下简称“百花贷”),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百花贷新增3亿元以上,5年内,百花贷余额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
三、主要内容
(一)支持对象
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标准参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国统字〔2018〕43号,以市场监管局登记的行业标准为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重点支持从事演员培训、越剧演出、戏剧服装、文化传媒、文化旅游等越剧产业企业、个体工商户、剧团和自然人等。
(二)创新产品
1.百花项目贷。对投资金额较大的越剧产业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建设期限和投资需求等匹配项目贷款予以支持,有效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