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173月22

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7〕6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温政发〔2017〕6号)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治乱为、强作为”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

  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政府提效、服务提质”为核心要求,以群众和企业满意为主要标准,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为重要依托,倒逼“放管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努力推动我县“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走在前列、形成示范,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着力打造“事项最透明、申报材料最少、审批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的行政审批服务标杆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公开机制,促使“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透明便捷。

  全县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对各自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行政服务、行政确认、年检、备案、转报)进行全面梳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按照即办件、承诺件改即办件、网上预审、网上受理快递送达、在线咨询、现场受理快递送达、上门服务、线上线下同步流转等类别逐项确定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方式,汇总形成“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事项分类目录,报同级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并实行动态管理。

   1.对于简单或相对简单的事项(包括现场勘察类),可选择下列方式进行审批,并明确事项的审批方式。

  (1)即来即办。对不需现场勘察、专家论证、听证、公示等环节,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要当场予以审批。要大力推进承诺件改即办件,进一步拓展即办事项的范围,全面落实“一次性办结”制度。

  (2)网上审批。不能当场办理,但申报材料相对简单,通过电子化处理后,可进行网上申报的,且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对网上申报材料真实性可以审查的,采取“证照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的方式,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3)网上预审。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对网上申报材料真实性难以审查、必须要核对原件的,实行办理事项网上申报和相关资料网上传输,由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进行网上预审查,待预审查通过后,申请人携带书面申报材料到窗口当场领取审批文件,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立等可取”。

  (4)预约上门服务。对现场勘察类事项,申请材料齐全(或主件已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人可通过政务服务网、传真、电话等方式预约,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现场勘察。

  (牵头单位:县审管办、县法制办、县编办;责任单位: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间:2月底前)

  2.对于复杂或相对复杂的事项,可综合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审批,并编制事项审批流程图表向社会公开。

  (1)联合审批。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多部门审批的,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采取“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的方式,由一个部门牵头统一受理,协办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所涉事项进行审批或出具意见,最后由牵头部门综合协办部门意见后,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2)模拟审批。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但土地取得主体相对明确的建设项目,在暂不具备法定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意见,由项目责任主体按审批程序要求准备和递交相关报批资料,审批部门提前进入审批程序,按审批要求对递交的报批资料进行受理和审核,出具盖有“模拟审批专用章”的模拟审核文件。项目申报材料齐全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模拟审批文件转为正式审批文件。

  (3)容缺受理。对主件已具备、暂缺次要申报材料且不影响审查的,在申请人作出承诺后,先予以受理。

  (4)联合现场踏勘。项目审批办理过程中,需要两个及以上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到现场实地踏勘的,由牵头部门协调组织其他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进行联合现场踏勘,并提出后续审批指导意见。

  (5)联合会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预评价,通报投资项目审批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快审批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审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快递送达。在受理申请时,将“快递送达”的方式告知申请人,让申请人自愿选择送达方式。

  (牵头单位:县审管办、县法制办;责任单位: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间:5月底前)

  (二)优化流程,推进“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复杂事项简便高效。

  1.推行综合受理机制。对于新领域新产业等项目的审批,要明确准入所需要的所有证明、批文及其他要件,编制具体行政审批流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管理”的方式,推行“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办理机制,推动行业准入快速审批。

  2.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备案机制。对于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实行“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承诺备案制,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企业投资审批50天。

  3.推行基本建设项目线上线下全流程审批机制。完善升级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系统,整合审批与中介服务环节,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链条和压缩审批时限,全面落实基建项目全流程审批100天。

  4.探索特定区域联合审批机制。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探索特定区域整体联合审批,统筹把握绿地率、人防空间、停车位配置等控制性指标,统一捆绑办理前期审批。

  (牵头单位:县审管办;责任单位: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间:5月底前)

  (三)强化支撑,推进“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落地生根。

  1.强化体制支撑。要继续深化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和内设机构设置,推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审批科室、审批事项集中进驻审批平台,建立批管分离的机制,做到授权到位、人员到位,真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审批”的行政审批模式,实现“一站式”审批,形成“大厅之外无审批”的审批机制,杜绝体外循环。要建立网上审批追溯和监管制度,完善信用体系,防止以“网上审批”之名行“体外循环”之实。

  (牵头单位:县编办、县审管办;责任单位: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间:4月底前)

  2.强化技术支撑。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网的深度融合,各部门要将各自审批信息数据归集至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与省、市、县政务服务网同步交换数据,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着力解决多网并存、多系统办理及“二次录入”等问题,并公布网上审批、网上预审的路径和操作规程,提供体验式服务。加快推进县本级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受理系统,实现公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行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网办理,切实方便群众。推进实体审批大厅与网上虚拟大厅线上线下融合,采取“业务数据后台互认、审批部门业务协同”的方式,以多维度多形式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在线申报与全流程办理。打造统一的数据共享体系,建立全县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各部门的审批文件要全部上传至县电子证照库,凡是已纳入电子证照批文库的审批文件不得再要求申请人另行提供,真正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牵头单位:县府办;责任单位:县审管办、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时间:4月底前)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795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